專案企劃

【活動】打破運動迷思 好康活動不漏網 即刻加入「 i 運動資訊」Line@ 好友

發表於 2018/12/25 4,435 次點閱 0 人收藏 0 人給讚
給讚
收藏

教育部體育署於 105~110 年推出「運動 i 臺灣計畫」,希望培養出國人自發性規律運動習慣;讓運動結合生活及文化,發展地方性的特色運動,並期望透過各項政策實施,引領國人擁抱樂活,愛上運動。而為了更貼近民眾、把值得關注的運動知識文章傳遞給更多人知道,教育部體育署與國立高雄科技大學合作推出「i運動資訊」Line@ 帳號(ID:@isports),常分享運動相關知識,教導民眾擁有正確的運動新知,透過線上即時的陪伴,讓運動融入民眾生活,提升運動品質


「i 運動資訊」 Line@ 官方帳號成立

「i 運動資訊」Line@ 帳號由計畫主持人呂明秀及協同計畫主持人陳秀惠講師為主要負責人。陳秀惠講師表示,為因應中央政策協助導正民眾運動知識,成立了「i 運動資訊」 Line@ 官方帳號作為資訊的媒介。彙整國人參與運動時常見的迷思,邀請專家學者以文字、圖片或影片等輕鬆趣味的型式呈現,提供更多元且值得信賴的運動資訊接收管道。


協同計畫主持人陳秀惠(圖片來源:高雄科技大學)


不定期透過 Line@ 文章推播 矯正錯誤運動觀念

你也有運動後不敢吃東西怕發胖的迷思?想吃卻不知道如何補充營養嗎?透過「i 運動資訊」Line@ 帳號教你正確的運動後補給,不再需要忍受飢餓,享瘦運動!

人體在運動過程中會大量消耗能量與流失水分,為了提升運動的訓練效果及加速疲勞恢復,運動後攝取高 GI 的碳水化合物,血糖上升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有助於肌肉的修補;另外補充容易消化的蛋白質,也利於肝酶回補及肌肉生長,建議高強度運動後補充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比例為 4:1 或 3:1。值得注意的是,水果中含有大量骨骼肌不易吸收的果糖,所以不建議高強度運動後,食用水果當作碳水化合物來源(香蕉例外)。

千萬不要害怕運動後進食會影響付出的努力,相反地運動後不補充食物會降低骨骼肌恢復能力及增肌效果,進而降低基礎代謝率與運動改善身體組成的效應,因此運動後應立即補充新鮮天然的食物,避免過度攝取精緻化的食品,訓練後越快補給越有助於加快恢復效果

  • 高 GI 食物:白米飯、胚芽米、馬鈴薯、法國麵包、吐司、烏龍麵
  • 非高 GI 食物:非燕麥、糙米、全麥麵包、黑麥麵包、全麥麵、蓄麥麵
  • 易消化蛋白質:水煮雞蛋、牛奶、乳清蛋白


除了文字知識傳遞,i 運動資訊團隊也常舉辦「高科愛運動」實體運動活動(圖片來源:高雄科技大學)


跨領域合作 觸及多元讀者

除了一般知識型文章發表以外,i 運動資訊 Line@ 官方帳號近期也與知名飲料店大苑子實體門市合作,設計出不同活動來吸引更多讀者加入愛運動的行列,更在路易莎咖啡舉辦名人講座,於店裡放置講座海報及 i 運動資訊 dm 宣傳。下一步將計畫協助社區或小型企業等資源缺乏的單位舉辦講座,提升觸及職工族群機會;並持續規劃名人或運動知能講座,強化產業界跨界合作與尋找品牌合作。


i 運動資訊 Line@ 官方帳號與大苑子合作活動設計(圖片來源:高雄科技大學)


「i 運動資訊」 Line@ 官方帳號簡單的介面設計特別強化關鍵字搜尋功能,讓民眾能快速找尋想得知的資訊,且增加每週抽獎提升民眾願意留在群組的意願;並提供運動知能懶人包,讓使用者快速吸收資訊。


發起線上線下活動 增加讀者參與度

滿兩歲的「i 運動資訊」 Line@ 官方帳號突破 37,000 人加入,雖然是以建立運動知能為主,但為了增加與民眾互動,官方帳號還會在特別節日設立活動,如:父親節留下想對爸爸說的話、母親節拍下媽咪美麗的運動瞬間、端午節上傳 HOLD 照等,皆引起相當大的迴響。

「i 運動資訊」 Line@ 官方帳號也時常串聯體育署活動,透過線上抽獎及票券贈送與民眾交流、拍攝親子運動影片,推行在家能做的徒手運動、使用飛盤抹布等唾手可得的東西為發想,打消種種沒時間運動的藉口;近期更邀請雅帕運輪椅網球國手分享「那些運動教我的事」,以名人講座的方式傳遞正能量給民眾。除了上述理念外,也會設計長輩圖從老年人角度發想,將健康資訊包裝成他們熟悉的方式,吸引他們關注。


父親節線上活動設計圖(圖片來源:高雄科技大學)


除了線上活動還舉辦名人講座,邀請國手分享故事帶給民眾滿滿正能量(圖片來源:高雄科技大學)


身體力行 推廣體適能不遺餘力

我們身處於資訊爆炸的社會,資訊獲取管道多元與便利,卻無從考據資料正確性,希望藉由「i 運動資訊」 Line@ 官方帳號的運動知識推播並與民眾互動,讀者小至個人,大至延伸家庭甚至社會,「身為發起人推行時很有感觸,盼能讓運動這件事情不是只有發生在運動場上,而是融入於生活。從愛出發,用運動守護自己、守護家人的健康。」

計畫主持人——呂明秀副教授推行體適能長達好幾十年, 64 歲的呂老師為退役田徑國手,十分了解體適能的重要性,身為推廣體適能的領頭羊,從社區廟口講座到路跑暖身都能看到呂老師身影,「完全沒有想過做這些有沒有經費、回饋,有意義就去做,抱著熱忱傳遞這些知識並散播感動給大家,每天睡醒就是感動!」呂老師滿足地說,在她身上看不出歲月的痕跡,或許就是因為她心中永駐著一顆愛運動的心。


計畫主持人——呂明秀(高雄科技大學體育室 副教授)(圖片來源:高雄科技大學)


展望未來,陳秀惠講師表示,希望再精進「i 運動資訊」 Line@ 官方帳號的文章圖片排版上,並做出更有深度的內容,甚至將台灣曾在國際發表的文章傳遞讓更多人知道。另外也讓活動與不同平台做串連、擴展更多人加入,「長輩以前為家庭付出的方法是努力工作來守護家,現在維護自己健康則是他們最重要的課題。」 陳秀惠講師真摯地說。她也以自身經驗分享,過往會覺得上班族怎麼可能沒時間運動,但有了孩子後忙得不可開交,屬於自己的時間少之又少,她呼籲大眾: 「為家庭、為生活努力奮鬥的同時,你對自己做了什麼?為健康付出了什麼?」陳秀惠講師則希望透過「想到自己」這個點去感動大家,傳遞有力量且溫暖的正能量給予每個人。


即刻加入「i 運動資訊」Line@ 好友,健康生活從今天開始(圖片來源:高雄科技大學)


加入 i 運動資訊 Line@ 帳號 

不要再用早安、午安、晚安貼圖聯繫家人及好友感情了,立即加入「i 運動資訊」Line@ 好友,共同擔任 i 運動種子,將我們的熱情及運動資訊 Line 給親朋好友!


 

立即加入 i 運動資訊,讓你運動資訊不漏接!



以上文章由 運動 i 臺灣計畫執行中心 贊助刊出。


*運動知識 盡在運動筆記*

往下滑看下一篇

抵達終點!沒有更多文章了!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跑步足跡 + 30